马慧娟宣讲中。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前,全国人大代表、吴忠市红寺堡区农民作家马慧娟赶到平罗县,参加该县举办的“跟党奋进新征程 巾帼建功新时代”巾帼大宣讲活动。
宣讲活动上,马慧娟结合身边农村妇女的真实故事,用通俗质朴的话语,讲述新时代妇女的使命与担当。
翻开马慧娟2024年的履职日志,紧锣密鼓地安排着一场又一场宣讲行程。在学校,在机关,在企业,在村委会,她参加的各类宣讲活动,大大小小超过100场次,每次宣讲都座无虚席。
宣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她满怀感激地说:“全国两会不仅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位于祖国西部的宁夏,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是党中央给予了我们政策扶持、经济扶持、关爱支持,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好日子。”
宣讲反家庭暴力法,她严肃又不失幽默地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现在很多女同志在家里甚至要顶着大半边天。男同志对‘半边天’动手,这家里的天不就塌了吗?”
在农村宣讲时,她用最朴实的语言对乡亲们说:“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我特别激动。报告中有一大段对易地搬迁地区大力扶持的内容,当时我就想,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带回去,讲给乡亲们。”
在学校宣讲时,她对孩子们说:“我们一定要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只有祖国繁荣昌盛,我们才能谈及自身梦想,追求诗和远方。”
这位来自黄土地的人大代表,宣讲讲进了高校。2024年,在自治区党校、宁夏大学、银川大学、宁夏理工学院等院校,都留下了马慧娟宣讲的身影。作为宁夏代表团唯一的农民代表,马慧娟的宣讲还讲到了全国。去年,她先后给深圳干部学院讲了4场“彰显制度优势,讲好人大代表履职故事”。
连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马慧娟,宣讲超过1000场次,覆盖群众10万余人。马慧娟坦言,宣讲和写作是她履职的重要方式。在马不停蹄的宣讲中,马慧娟也欣喜地感受着身边群众的成长变化。“这些年宣讲反家暴法,我发现,过去一些姐妹们遭遇家暴,总是选择忍气吞声,现在,遭遇家暴的姐妹们会主动寻求帮助,希望依靠法律解决问题。这让我非常高兴,也感受到了身为人大代表肩负的责任和重担。”马慧娟说,“我想,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好政策好声音讲清楚,用我的不懈努力,将田间地头和人民大会堂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就是我作为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记者 尚陵彬)
记者手记
一转眼,马慧娟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已经是第8个年头了,我很荣幸见证了一位人大代表的成长和蜕变。
从田间地头走到人民大会堂,马慧娟每一次在大会上发言、每一次接受媒体采访,都能主动思考,以一个“大我”去看待问题;她所提的建议也不再只是关注自己眼下的事,而是放眼全局,关注一个地区发展、关注整个国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她热爱写作,用写作改变了自身命运,一个农民也能成为作家;如今,她也热爱宣讲,她的宣讲如同她的小说一样,带着感情,带着温度,以拉家常的方式,让政策理论春风化雨,深入人心。
她用真诚的话语一次又一次向基层群众、身边的乡亲们讲述伟大的中国故事,她说:我们赶上了好时代,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共享新时代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