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5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要闻
全区一季度经济增长数据观察系列报道③
宁夏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19元 同比增长6.7%
2025-04-25 07:38:49   
2025-04-25 07:38:49    来源:宁夏日报

  4月23日,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区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19元,同比增长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我区紧抓粮食和蔬菜两大核心产业,通过各项补贴性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通过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35万亩以上,农业产值同比增长5.6%,达到19.9亿元。蔬菜种植面积达48.8万亩,产量34.8万吨,分别增长7%和2.3%,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0.9个百分点。

  贺兰县广银米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建文算了一笔账:“合作社流转土地5000亩种植优质水稻,每亩拿到耕地补贴80多元,加上订单农业保底收购价高出市场价10%,亩均增收近300元。今年,我们还尝试稻渔综合种养,套养螃蟹和小龙虾,亩均利润又增加了500多元。”

  在稳住农业生产基本盘的同时,我区为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出台“促销售十二条措施”,举办产销对接活动41场次,发放消费券955万元,带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4亿元。元旦和春节期间,仅蔬菜销售额就达3.2亿元。一季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49.1万人,同比增长25%,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吴忠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马占宏介绍:“我们通过‘点对点’劳务输出、定向技能培训等方式,将4万余名农民分别输送至福建、浙江的电子厂和纺织车间,人均月收入稳定在5000元以上。”

  “我们将继续抓好‘三夏’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聚焦高标准农田、现代设施农业等重大工程项目,集中资源力量全力推进。同时深化联农带农机制,推动经营性收入向加工、流通等领域延伸,全年计划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万人以上,确保农民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李昊斌)

  勇立潮头 大显身手

  从企业园区到产业一线,从生产车间到研发实验室,草长莺飞时节,塞上大地处处涌动着奋斗激情。一季度,我区工业经济表现亮眼:工业增加值增长7.8%,拉动全区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6位,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行稳致远,释放出三重积极信号。

  “稳”的态势进一步巩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力稳住工业是关键。开年以来,得益于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我区工业发展稳步向前迈进。一季度,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56.2%,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67.4%。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产业链运转不息,众多制造企业纷纷发挥自身优势,既锻造长板提升产业链,又补齐短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我区经济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强”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在石嘴山,宁夏西泰煤化工通过转型升级,实现煤焦油资源高效转化,多项产品填补了西北市场的空白;在青铜峡,拥有60年历史的青铜峡铝业为传统生产线注入绿色智能基因,关键工序自动化率大幅提升,实现连续5年盈利;在中卫,16个大基地建设全面提速,一批具有当地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全区上下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积蓄了充沛动能。

  “新”的动能进一步增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区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一季度,全区重点工业项目开工562个,新投产项目85个,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9.1%,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0.4%。从项目数量的稳步攀升,到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从创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到产业生态的持续完善,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加速布局的双轮驱动下,我区新质生产力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持续开辟新的增长点。

  时间不会辜负每一分努力。一季度,全区工业经济交出的亮眼成绩单令人振奋,我们要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持续推动全区工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向难突破、向远进发。(赵慧)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任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