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5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要闻
21项知识产权获900万元授信——
“朝那鸡”的融资突围
2025-05-05 07:32:28   
2025-05-05 07:32:28    来源:宁夏日报

  “真没想到,我们手里的专利证书竟能换来银行贷款!”4月29日,宁夏万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杨万升难掩激动地告诉记者。近日,该公司凭借21项知识产权成功获得彭阳农商行900万元授信,一举破解了制约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知识产权变资产源自彭阳县近日召开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座谈会。会上,金融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与14家拥有专利和商标的民营企业齐聚一堂,围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展开深度研讨。通过精准的政策解读、产品宣讲和深入交流,“政银企”三方合力,成功打通了知识产权融资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彭阳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万升实业深耕当地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朝那鸡”的种源保护、养殖加工全产业链发展。随着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传统的融资方式已无法满足发展需求。“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这些专利技术,但过去银行并不认可。”杨万升坦言。

  转机出现在彭阳农商行开展的“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该行行长李德忠介绍:“在了解企业困境后,我们量身定制融资方案,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把企业的‘无形资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资金。”截至目前,该行已发放2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总额达1060万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彭阳支局局长陶勇表示,近年来当地金融机构积极破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难题,通过建立服务信息共享机制,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我们要用‘金融活水’滋养‘科创新田’,让轻资产科创企业轻装上阵。”陶勇说。

  获得贷款后,万升实业将资金用于“朝那鸡”的种源保护和深加工生产线升级。杨万升算了一笔账:“这笔钱能帮助我们建设智能化养殖车间,预计可使年产值提升30%。”

  从“知产”到“资产”的跨越,不仅是金融产品的创新,更是服务理念的升级。“我们将持续加大与小微企业对接力度,动态跟进辖内企业创新成果,同时加强知识产权质押业务培训,以‘金融+知识产权’模式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李德忠说。(记者 马忠)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邹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