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乡村振兴指导员的助力,我们的长枣销路越来越宽。”7月3日,谈及银川市委选派的乡村振兴指导员赵灵平,灵武市东塔镇党委组织委员高娜称赞不已。2022年,组织部门充分考量赵灵平个人意愿、特长和能力后,决定选派他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一上任,赵灵平就帮助枣农拓展销路。2024年,东塔镇规划实施古枣溪园项目,建成贝贝乐园与趣野露营基地。随着游客增加,停车难问题急需解决。赵灵平得知附近有一块闲置苗圃地,经协调改建成停车场。
近年来,银川市发挥退出现职领导干部的党性意识强、理论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等优势,搭建施展平台,让干部“退”而不闲、“退”而有为。“我们有三四十年积累的工作经验,知道如何落实政策,知道群众想要什么,乡村振兴指导员就像一座连心桥,能联系实际有力推进工作。”赵灵平说。
银川市坚持“工作围着发展干、干部围着发展用”的鲜明用人导向,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设立常态化督查专员、乡村振兴指导员、基层治理指导员、党建工作指导员等专项工作岗位,为退出现职干部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引导退出现职干部结合自身经历和特长,自主选择工作岗位,确保人尽其才、发挥余热。截至目前,全市共选派退出现职干部8人担任常态化督查专员、55人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和基层治理指导员。
现任西夏区兴泾镇乡村振兴指导员的任学霞,凭借在街道、民政、工会等单位的工作经验,于2023年走马上任第一天,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接着,对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培训,“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制定发展规划、服务群众,鼓励党员带头发展产业。针对部分村民不愿远离家乡务工的特点,她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争取产业帮扶资金,发展温棚种植、肉牛养殖等产业,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在制度保障方面,银川市制定《银川市职级公务员管理办法》《银川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暨乡村振兴指导员管理考核办法》等,对承担专项工作岗位干部的管理考核、待遇保障等进行明确,压实工作责任。在年底考核中,拿出一定优秀比例专门嘉奖参与专项工作的退出现职干部,进一步激发退出现职干部内生动力。对工作实绩突出、成效明显的及时纳入“红榜”激励,优先考虑晋升职级。2024年以来,全市共有50余名退出现职的领导干部晋升职级。(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裴艳 黄英 张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