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5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要闻
为什么是宁夏?
——从企业之选看宁夏之美
2025-07-26 09:21:13   
2025-07-26 09:21:13    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7月25日,由自治区政府、全国工商联共同举办的“共享合作新机遇 共建美丽新宁夏”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宁夏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银川举行,与会嘉宾实地感受宁夏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深度了解我区资源禀赋、重大商机,共话合作与未来。

  盼盼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共“盼”闽宁协作新机遇

  以投资者的视角打开宁夏,会是什么样?7月25日,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宁夏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前,来宁参会的全国优质企业代表走进贺兰县,通过实地参观,探索创新合作的可能性。盼盼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肖森源格外认真,“我们此次来宁夏实地考察也是满怀期待!闽宁协作29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令人赞叹的成果,背后离不开两地干部群众同心的智慧,这一次作为企业代表走进宁夏,我们也很希望成为闽宁故事的新参与者。”

  作为亚洲品牌500强企业,盼盼食品集团是一家始创于1996年、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大众所熟悉的盼盼小面包,承载着几代人的味蕾记忆,是深植零食市场的品牌符号。

  但面对健康需求升级的浪潮,应当如何转型?这家国民烘焙大品牌、国内休闲食品行业的领军企业,选择深耕健康饮食、科技赋能提质、智能制造增效等战略开始破题。在盼盼食品深耕的健康产品领域,宁夏企业的身影开始出现。“因为闽宁协作的缘分,盼盼食品正在与盐池县供销合作社共同进行研发一款荞麦冻干面,采用盐池当地荞麦,我们希望能够推出一些低GI(血糖生成指数)产品。”肖森源表示,宁夏当地的一些食品原材料如荞麦、枸杞、马铃薯等都有非常好的品质,很适合我们用来进行食品深加工,因此宁夏具备相当的原材料采购优势,我们也在寻找合作的契机。

  在参观及品尝了宁夏本地企业推出的一系列枸杞原浆、枸杞饮料、枸杞干果等深加工产品后,肖森源认为,宁夏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和产品研发,形成了很成熟的枸杞产业链,这类健康食品具有高附加值,也非常符合大健康食品的定义,盼盼食品近年来持续发力大健康食品研发,推出了低GI、食药同源系列产品。接下来我们将会持续关注宁夏的各类健康食品,与宁夏企业持续对接,寻找合作可能性。(记者 杨嘉琪)

  宁夏兴耘田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助力宁夏好物抢鲜出“海”

  1996年,20岁的河南小伙魏新民来到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菜市场,机缘巧合下在韭菜生意中找到了商机,从此在宁夏扎下了根。

  29年的创业路上,从每天工作16小时的蔬菜生意人,到创办宁夏兴耘田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魏新民完成了惊人的蜕变。如今公司已建成6000亩标准化生产基地,产品远销海外。

  回首这段历程,魏新民将蜕变的关键归结为理念的转变:“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级,必须走品牌化道路。”魏新民感慨道,20多年创业历程让他深谙:品牌化核心在于好品种、好品质、好管理。产业升级绝非口号,而在于实实在在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加之政府的关键助力,2024年,政企同心协力,首批空运至迪拜的宁夏冷凉蔬菜成功打开中东市场,开创了宁夏蔬菜外贸先河。“这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魏新民坚定地说,“我们正积极对接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市场,将‘宁夏菜篮子’的版图不断向更广阔的世界延伸,我们要让中国品牌、宁夏品牌走向世界!”

  比起国际市场的开拓,更让他自豪的,是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的成果。

  “企业壮大了就要造福一方。”魏新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公司与贺兰县多个乡村创新合作模式,共建蔬菜生产基地6400多亩,并以“订单生产”形式带动周边600多户农民种植蔬菜1.2万亩,使亩产值从1500元跃升至6500元以上;同时,建设冷库、分拣中心等设施,既完善了产业链,又为村集体年增70万元租金收入。公司的贺兰县兴耘驿站优质农产品集采集配中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还被评为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首批优秀案例。

  在这些数字和荣誉的背后,是魏新民对宁夏的感恩。他坦言,这么多年,在追赶农业先进产区时,常感力不从心。“如果没有自治区政府和各部门每年组织我们外出考察学习,没有自治区工商联推动成立产业商会,企业不会发展这么快。”如今,这些扶持正通过兴耘田反哺到更多农户身上。

  从河南到宁夏,从谋生到反哺,魏新民的故事诠释了新时代企业家的担当。站在田间,他也诚挚地向投资者发出邀请:“宁夏有优惠的政策、完善的产业链、贴心的政务服务,是企业发展的沃土。欢迎大家来宁夏投资兴业。”(记者 何婉蓉)

  宁夏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

  从货架底层到行业顶端

  一提到枸杞,人们就会想到宁夏;一谈到宁夏,人们就会说到枸杞。由古至今,“道地”是宁夏枸杞的价值基石和文化源泉。一颗颗小红果,甘甜与轻微涩感交织,而后味甘,恰如人生百味。对于百瑞源来说,也正是因为经历过这样的“苦”与“甜”,才有了当下的茁壮成长。

  2003年在宁夏创办的百瑞源枸杞,如今已是枸杞行业响当当的品牌。今年6月,中宁县百瑞源枸杞种植基地锁鲜枸杞数字化车间二期项目的正式投产,标志着宁夏枸杞锁鲜技术迭代升级,以智能化、数字化重塑锁鲜枸杞标准新高度。作为锁鲜枸杞开创者,百瑞源引领锁鲜枸杞的规模化生产,助力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国枸杞行业的第一粒锁鲜枸杞,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2003年,从宁夏农学院辞去“铁饭碗”下海经商的郝向峰,拿出所有积蓄包了40亩地,建工厂、买设备,准备在枸杞行业大干一场。抱着《新华字典》《辞海》仔细翻阅后,他为企业起名“百瑞源”,寓意着吉祥健康的源泉。然而,“企业刚开始的5年,举步维艰”。

  初出茅庐的枸杞品牌,大众不够了解,优势展现不明显。郝向峰带着销售人员在大街小巷找特产店,经常被拒之门外,好不容易挤进大卖场,却被摆在货柜底层最不起眼的位置。产品滞销,资金周转困难,企业生存遇到挑战,人也留不住了……正是在这样的危机中,郝向峰开始谋生机。2007年,宁夏旅游业刚兴起,枸杞是最受欢迎的伴手礼,郝向峰来了灵感,决定建一座枸杞馆。卖了房子、抵押了汽车,当年旅游旺季开业,百瑞源日均销售额达30万元,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之后,郝向峰又设计枸杞真空小包装,开了枸杞行业第一家品牌专卖店。自此在国内市场一炮打响,整个行业迅速向百瑞源看齐,枸杞从农特产品向高端礼品“华丽蜕变”。宁夏枸杞产业迈入品牌化引领转型升级阶段,一批响亮的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9年,百瑞源走出国门,代表宁夏枸杞品牌在美国纽约的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塔楼的大屏幕上闪耀亮相,成为了享誉全球的高端枸杞品牌。

  “宁夏枸杞得益于宁夏独特的气候、土壤等条件,离不开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一代代宁夏人的勤劳和智慧,正是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铸就了‘宁夏枸杞’‘中宁枸杞’两个享誉世界的区域公共品牌。”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贺兰县工商联主席、宁夏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向峰表示。

  如今,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枸杞科技研发、生态种植、生产加工、市场营销、文化旅游“五位一体”的技术企业,百瑞源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研发推出更多的枸杞产品。“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创新,改变以往枸杞主要用来煲汤、熬粥、泡酒的做法,开启枸杞‘时尚化、零食化、年轻化’的消费新场景,让枸杞走向更广阔的年轻消费群体,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郝向峰说。(记者 杨嘉琪)

  安踏集团:

  继续深化与宁夏的合作

  “宁夏这些年的发展成就令人赞叹!优势特色产业布局扎实推进,特色产业亮点纷呈。这种立足资源禀赋、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也让我们看到区域协调发展的巨大潜力。”7月25日,在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宁夏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安踏集团副总裁张涛说,安踏将始终扎根中国市场,也将继续深化与宁夏的合作,让更多优质产品服务当地消费者,让更多公益项目落地生根。

  1996年,中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后,福建与宁夏跨越山海的联手,发展成为中国区域合作的重要实践范例。安踏作为从福建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深知民营企业的价值不仅在市场竞争中,更在社会责任里。

  “2018年,安踏沿着闽宁协作的脉络,深耕公益:通过‘心生命’项目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受益人数超过1600人;从2024年起,连续3年每年捐赠100万元左右扩大筛查范围,让福建医疗技术与安踏资源和宁夏地区精准对接;‘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以及和敏基金会3年向同心县捐赠5450万元款物,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张涛介绍。

  2024年,安踏集团业绩再创历史新高,连续3年位居中国市场行业首位。同时,在品牌价值、科技创新、员工发展、社会责任四大维度取得了全面突破。这一成绩正是中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针对如何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张涛提出3点建议:

  一是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全链条升级。建议构建“人工智能+”的产业升级体系协同: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搭建行业级AI平台;利用大数据精准捕捉区域消费特征,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提供数字化人才培养,让中小企业享受技术革命带来的降本增效红利。二是把原创性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建议政府主导,成立国家级实验室及重点项目培育基地,鼓励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设立市场化转化激励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国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三是发展体育赛事经济,扩大消费需求。要积极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打造国内竞技标杆体育资源,增加大众体育赛事的开展,结合地方文旅特色,打造综合性文旅旅游消费场景,形成“跟着比赛去旅行”的新模式,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记者 何婉蓉)

  宁夏融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这里给企业最需要的确定性

  “宁夏不只是要素成本的优势地,更是产业生态的活力地。它让企业敢于投入、勇于开拓——这就是企业最需要的确定性。”7月25日,宁夏融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申剑钢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了企业5年前在宁夏再创业的缘由。

  2020年初,宁夏融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正式落户银川,成为宁夏现代化工产业集群的重要一员。回顾当初的决策,申剑钢坦言,精准的产业政策、完善的要素配套以及显著的区位成本优势,构成了吸引企业落地的关键“磁场”。

  “政策精准性与产业生态是我们企业考量的首要因素。”申剑钢介绍,宁夏提供的“全周期政策包”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贷’有效解决了轻资产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题,叠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创新工具,让企业在研发投入上更有底气。政府主导建设的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对认定的平台给予最高500万元建设补助,大幅降低了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产业化风险。”申剑钢表示,加入宁夏构建的“链主企业”生态圈后,企业通过采购本地化,显著降低了30%的集群配套成本,极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在要素成本方面,宁夏的优势尤为突出。申剑钢算了一笔账:“我们享受的新能源电价仅0.3元/千瓦时,这得益于煤电与绿电的智慧耦合,比周边省份的传统煤电成本低5分到1角钱。”“园区工业用地均价只有周边省份地价的60%—70%,这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空间。”申剑钢说,随着政府力推“公转铁”及多式联运,预计到2027年物流费用率将降至15%,接近我国东部地区水平。

  依托宁夏雄厚的煤化工产业基础和日益完善的产业生态,宁夏融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5年来深度参与了宁夏现代化工产业集群的建设,尤其在煤制油、煤基新材料产业链延伸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成功参与了20余种高端化工产品的转化。

  “宁夏不仅成本优势明显,更重要的是产业生态日趋完善,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沃土。”申剑钢表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更多高端技术落地转化,为宁夏现代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核心力量。(记者 贺紫瑞)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