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必须按约定价格收购。”7月25日,在位于平罗县头闸镇双渠村的宁夏绿春种业蔬菜繁制种基地,双渠村党支部书记石生平和村民徐文杰在架豆田里忙着掐尖打叉,石生平对徐文杰说:“今年,县种子产业联合党委牵头组织企业、村集体和种植户签订保价协议,保底每亩冬瓜种子卖2800元。”这句话让徐文杰吃下了“定心丸”。
今年以来,平罗县牢牢把握“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人才聚在创新链上、农民富在价值链上”的发展路径,整合县域种子产业资源,成立平罗县种子产业联合党委,推动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塑强产业发展新优势。“我们以服务产业、企业、群众为导向,整合头闸镇双渠村、西永惠村,黄渠桥镇五星村,高庄乡广华村等10个村党支部建立‘村党支部+企业+科研’的联动模式,解决种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创新不足、企业协作松散、农户技术薄弱等问题。”平罗县种子产业联合党委书记李耀宏介绍,通过搭建政企桥梁、规范行业行为、开展合作交流等,实现种业进一步向精细、高效转型升级。
平罗县陶乐金丰种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蔬菜繁制种的科技型种子企业,也是湖北省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与平罗县政府合作共建的瓜菜育种“北繁基地”挂牌地。
来自湖北省、湖南省的8位专家兼科技特派员,先后在该公司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开展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服务工作,为公司培养制种人才。平罗县科技特派员、武汉市农科院张敏博士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帮助200余农户掌握标准化制种技术,形成“专家带骨干、骨干传农户”的技术扩散链。陶乐镇王家庄村村民常红丽原本不懂采粉、授粉、标记等育种技术,在张敏博士两年的培养下,成为有名的育种师,不仅收入增长了3倍,还带动了20余位同村姐妹熟练掌握杂交授粉技术。
目前,平罗县蔬菜制种8万亩,占全区蔬菜制种比例94%,培育50余个特色制种品种,种子产量超2100万公斤,年产值超4亿元,带动种农2.2万多户增收。“‘平罗种子’品牌价值突破25亿元,与国内20多个省市的600多家客商建立合作关系,生产的蔬菜种子95%以上畅销全国、并远销俄罗斯、加拿大及东南亚等市场。”平罗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姬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