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浪改革,扬帆开放。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东进西出”的重要节点、全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东运”“东数西算”的重要枢纽,宁夏正奋力打好重点领域改革开放攻坚战,坚持内外联动,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突破,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激扬起一串串浪花。
启 潮
漫步六盘山,微风拂过,整片林海沙沙作响,将暑气过滤成沁凉呼吸。
黄河携六盘山与贺兰山、罗山一道,构成宁夏重要的生态坐标。让宁夏山林更绿生态更美,就要持续推进“三山”生态保护修复,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保护好“一河三山”,是宁夏谋划改革发展的基准线。
春雷醒蛰,打破桎梏勇者先。
2021年起,宁夏陆续启动用水权、土地权、山林权、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六权”改革,着力推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引领先行区建设迈出坚实一步。
让每一座山林都有“身份证”,山林权改革让山林披绿、林下生金。
彭阳县发出《山林地确权明白书》,每户的明白书上写明每一宗林地的不动产证编号、权属类型等信息。宁夏在全国率先探索林权类不动产“大证”与林地收益权“小证”相结合的方式,妥善化解“一地多证”等历史遗留问题。此外,扶持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等产业。目前,全区林地确权率达97.3%,集体林权流转面积达20.8万亩。
唯改革者进。
“六权”改革以市场化手段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扩大生态环境容量,增强生态保护内生动力,夯实了宁夏的生态“家底”。
夏日,俯瞰平罗县高标准农田,田成方、渠成网,阡陌纵横。“以前可不是这样。田不连片,大的大、小的小,不平整,碱又大得很,收成也一般。”回忆过去,当地农民眉头紧锁。
“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是曾经的写照。向有限的土地要效益,改革,势在必行。
抓住全国首个集成农村改革试点县的契机,平罗县全力推进“一块田”改革,通过互换调整零散地块,整合为连片农田提高集体土地资源集约节约使用效率,让土地存量变发展增量。有了“大块田”,该县培育特色、延伸产业,构建“一村一品”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资源活化、产业融合、村民共富的乡村振兴路径。
当前,我区正统筹推进“两化一振兴”,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断增强联农带农能力。
逐 浪
走进我区各大产业园区,厂房林立,机器轰鸣。
曾经,园区经济面临“小”“散”“单”“弱”、园区服务能力弱、作用发挥不充分等短板。
先行区,就要有勇争先的劲头。
宁夏深化产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管委会+公司”的运营模式,探索“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新思路,破茧成蝶的阵痛化作腾飞翅膀,刀刃向内的改革铸就发展引擎。
依托“管委会+公司”创新机制,今年以来,我区各产业园区频频结出改革硕果:银川创投集团在银川市综合保税区布局打造开放型经济枢纽,与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宁夏胜道公司,借助综保区政策和报关资质,拓展国际物流运输等业务;苏银产业园通过深化与管委会“政企合作、股权合作”,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推动地区产业发展,谋划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算力产业园项目落地实施;银川经开区深化“标准地”改革,创新土地供应模式、优化审批流程、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土地资源与项目需求的高效匹配……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宁夏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全区正建立健全改革任务精细分解、改革方案生成优化、改革推进争先创优“三项机制”,统筹推进“六权”改革、国资国企、开发区管理等55项354条重大改革举措,着力破解制约稳增长促发展的矛盾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用好关键一招,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活力。
奔 涌
三面环沙,不沿边,不靠海,很多人难以将宁夏与“开放”“海关”等关键词联想到一起。殊不知,如今的宁夏,正奋力将“内陆腹地”变身为“开放前沿”。
开通银川—天津港铁海联运“一箱到底”进口货运班列、银川—天津港—迪拜“一单制”铁海联运出口班列等常态化班列;增开加密国内外航线航班,全面实现开通直飞除兰州外所有省会城市和28个区域枢纽城市的目标,构建对外空中通道;强化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省份的交流,构建东南西北四向通道;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合作……
找准在全国大局中的定位,锚定改革的着力点。
前不久,第32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获奖结果公布,中国参赛酒款共获得234枚奖牌,创下赛史最高纪录。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占据了中国获奖酒的半壁江山,共有121款酒获奖。
近年来,宁夏已培育出银色高地、贺兰晴雪、西鸽酒庄、迦南美地等30家葡萄酒进出口企业,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出口额同比增长约42%——葡萄酒已成为宁夏对话世界、世界认知宁夏的一张“紫色名片”。
乘风借力好扬帆。宁夏主动搭平台、促交流,扩大朋友圈。
自治区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学习考察,抓住一切可以寻求合作的机会,进一步以开放促改革。
春潮拍岸千帆竞,敢破坚冰百舸先。
“走出去”,宁夏隆基宁光仪表、银川威力传动等4家企业在杭州、上海、北京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备案为“自治区企业飞地研发中心”。
“引进来”,吸引东部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宁夏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合作共建160多个创新平台和园区,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江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一批高校在宁夏建立了研究院、技术转移分中心、中试基地等。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全区上下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打好重点领域改革开放攻坚战,在塞上山川书写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故事。(记者 何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