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宁夏各银行精准发力,通过创新“银税贷”“科创e贷”等特色产品,以纳税信用、知识产权等作凭证破解抵押难题;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开通审批绿色通道,推广无还本续贷,延伸至中型企业。这些举措让金融“活水”更快更准流向企业,让更多市场主体在金融助力下轻装上阵。
8月5日,记者走进宁夏新大众机械有限公司,车间里新上的配件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忙碌的景象与半年前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由于订单增多需要扩大经营,可是增建生产线的资金缺口很大。”该公司总经理郭昕说,看着纷至沓来的订单,心里既喜又愁。转机出现在一次走访中。中国建设银行青铜峡支行工作人员得知企业困境后,带着移动终端上门,通过分析企业纳税数据、生产订单和信用记录,结合企业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现场完成“信用画像”。3天后,500万元无抵押贷款到账,利率比企业预期低了近两个百分点。“新生产线投产后,产能提高,现在订单接得踏实!”郭昕语气里满是干劲。
不久前,宁夏九三零生态农牧有限公司收到贺兰农村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2700万元“及时雨”,这笔贷款藏着两个“首次”惊喜。黄河银行系统首次牵头组建有宁夏银行、石嘴山银行参加办理的银团贷款,打破壁垒联合作战;同时也是贺兰县农业设施产权登记政策落地后,首笔用大棚、养殖场等“田间资产”换来的贷款。
科技型、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往往手握技术和订单,却常因轻资产、缺抵押陷入融资困境。今年以来,宁夏以“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为抓手,落实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通过“小微金融服务示范支行”“金融进园区”等活动,完善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主动靠前服务,用足用活普惠金融政策,推动金融机构从“等客上门”变为“主动敲门”,用定制化服务破解企业资金难题。截至6月末,全区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59.22亿元,同比增长14.8%。(记者 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