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与六盘山实验室签约后,量身定制的生产管理系统即将上线试运行,订单暴涨带来的管理难题终于能解决了。”8月8日,银川合宜科技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王浩说。近日,六盘山实验室与银川市11家装备制造企业签约,构建起“基础研究—中试熟化—产业应用”的创新闭环,为全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按下“加速键”。
银川合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随着公司订单量增长、员工增多,原有的生产管理系统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银川市科学技术局得知情况后,组织六盘山实验室入企“把脉”,针对问题给出专业方案。“我们双方确定合作方向,实验室研发的管理系统软件,明确划分员工职责、简化流程、增加线上办理业务,既方便数据流通,又让管理人员能清晰直观地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王浩说。
六盘山实验室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马玉山领衔,汇聚了156人的高水平研发团队,拥有国内一流的科研设施,聚焦高端控制阀及智能控制器、智能铸造及装备等6个研究方向,已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果。银川市科学技术局通过征集合作需求、召开座谈会等,为六盘山实验室与企业科技合作牵线搭桥。
巨冈精工(宁夏)有限公司是首批受益企业之一。“我们正与实验室联合攻关高端数控装备‘卡脖子’难题,利用智能仿真技术对机床床身进行虚拟铸造,提前发现并修复缺陷,防止报废。”该公司技术总监雍鹏介绍,同时根据温度变化得到床身等中大型铸件的热变位量化数据,为整体数控装备精度稳定性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六盘山实验室聚焦科研和人才,与企业开展合作双向赋能。在科研条件支撑上,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开放检验检测设备供企业低成本使用,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并指导谋划申报科技项目。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定向输送、技术人员双向交流、委托培养等模式,构建人才共育共享机制。
“此次签约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关键举措,科技局将通过精准匹配资源、强化政策支持,确保奖补政策直达企业,为合作项目落地提供全流程保障。”银川市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六盘山实验室还将与第二批企业签约,政、企、研三方围绕“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创新企业、形成一批协同创新模式”的目标,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加速银川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跃升。(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焦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