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出钱帮我们增加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近日,家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同阳新村的李女士说。记者从银川市社保中心获悉,银川市推行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村集体补助试点工作,让像李女士这样的村民养老更有底气。
今年以来,银川市以“试点先行、分类指导、逐步推广”为原则,积极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村集体补助落地生根,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顾家桥村、同阳新村成为试点村。目前,两村已顺利完成人员申报与缴费核定工作,惠及参保群众1013人。在试点基础上,银川市社保中心联合自治区社保局深入乡镇召开研讨会,按照“一村一策”“一事一策”“四议两公开”等程序,结合各村村情提出“分类施策、梯度补助”方案,由村(社区)自行确定补助范围、补助标准等,鼓励群众早参保、长缴费。
补助资金主要来源于村集体经济收益。试点村通过盘活闲置厂房租赁、集体土地流转等收益,建立起稳定的补助资金池。同时,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通过慈善方式对有需要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进行资助。
“我们将持续加大政策普及力度,探索多元筹资渠道,针对不同村情定制激励措施,提高年轻群体参保意愿。”银川市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持续深入乡村社区,通过“政策宣讲+需求调研”双联动优化细则,以“试点示范+分步推广”模式扩大覆盖面,探索“集体经济+社保补助”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记者 马照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