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社区到底‘完整’在哪?”面对这个问题,受访银川市民的回答是:“生活方便了。”“设施更齐全了。”这些答案均指向了一个共同点——生活里实实在在的变化。
“不是单点突破,而是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生活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10月22日,银川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完整社区是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配齐基本公共服务、便民商业、市政配套与公共空间,同步实现物业和治理全覆盖的居住共同体。
随着完整社区建设在银川市落地推进,这样的宜居场景,正走进越来越多居民的日常生活。
“以前找块排练的地方难,现在有了这块‘宝地’,环境好、场地宽敞,我们合唱团终于有了固定场所。”兴庆区大新镇永泰社区合唱团团长李银山带着团员在新友悦享运动公园排练时,对着眼前的篮球场、健身区连连称赞。
此前,这里还是一片常年闲置的荒地,如今却成了居民傍晚打球、跳舞、唠家常的“幸福广场”。
永泰社区的“完整”,远不止一座运动公园。为精准对接居民多样化需求,社区构建“幸福睦邻荟”治理共同体,在楼宇内打造了“幸福共享铺”“幸福乐童邦”“幸福传承阁”等功能区。
“社区还上线‘家事速配’智能平台,链接辖区10余家商户,技工上门维修、家电清洗、物资配送等日常需求也能一键响应。”永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瑞娟说,现在1.3万余名居民的琐事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这种全需求覆盖的“完整”,在西夏区北京西路街道机床厂社区同样清晰可见。
“小吴啊,多亏你来得及时,不然我这老毛病犯了都不知道该咋办。”机床厂社区81岁的万凤兰老人,近期皮肤突发过敏需要买药,便通过社区体检健康小屋智慧平台提交需求。网格员吴娟看到消息后,迅速准备好所需药品赶往老人家中。
这背后是社区为227位空巢、残疾老人配备的一键呼救胸牌、电子手环。“通过实时定位,一旦出现红色预警,信息会同步推送至子女、网格员及社区总台,24小时守护老年人安全。”机床厂社区党委书记孟亚玲说。
除了贴心的适老服务,机床厂社区还在“全人群保障”上持续发力,引进第三方运营“幸福食堂”,助餐服务惠及110名老年会员及200余户家庭;对接卫生健康委推动银川新思源幼儿园增设1岁至3岁托育班;开设“乐龄帮帮”便民服务站,既有非遗等特色课程,也提供理发、小家电维修,让“15分钟便民生活圈”真正圈住幸福。
从“试点探索”走向“全域推进”,银川市围绕公共服务、教育托育、医疗卫生等六大重点领域,构建“64+15”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搭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架构,为231个社区“量身定制”建设规划。
“完整社区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优化、不断升级的过程。”银川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全面升级服务,让“完整社区”从理念变成居民触手可及的日常。截至目前,全市214个社区食堂、303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已落地生根,31个“15分钟便民生活圈”覆盖35万人,1058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记者 张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