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邮储银行银川市分行通过科技赋能与高效协同,成功为一位九旬老人兑付了一笔尘封26年的定期存款,用专业、温情的服务赢得客户由衷赞誉。这起跨越时空的“沉睡存款”找回事件,成为金融机构践行“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生动缩影。
1999年2月,高老太太在原邮政大楼营业厅(现为邮储银行银川市解放西路支行)存入一笔定期存款。由于年代久远,存单长期未动,加之老人年事已高,逐渐遗忘了账户密码。近日,高老太太在家属陪同下前往网点办理销户支取业务,却因系统升级、原始存单印刷编号等关键信息无法自动匹配,导致业务办理陷入技术困境。
面对老人焦急的神情和家属的期盼,邮储银行解放西路支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安抚情绪,耐心解释情况,并迅速将问题上报至上级分行。邮储银行银川市分行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通“绿色通道”,向总行及区分行金融科技条线发起数据提取与技术支持申请。在多方联动下,技术人员通过调阅历史档案、逆向解析旧系统数据接口等方式,对原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比对,重新构建账户映射关系。经过连续3个工作日的攻坚,终于成功还原账户信息,完成身份核验、密码重置等流程,最终实现本金及应得利息的全额兑付。
当工作人员将存款本息交到高老太太手中时,老人激动不已:“没想到这笔钱还能找回来,而且这么快!邮储银行真是老百姓信得过的银行!以后我还要把钱存在这里!”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群众对金融服务最真挚的认可。
此次“沉睡存款”成功兑付,是邮储银行科技能力与服务温度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面对系统迭代带来的历史数据断层难题,邮储银行银川市分行主动作为、高效联动,依托总分行科技力量,打通数据壁垒,展现了强大的后台支撑能力与责任担当。邮储银行银川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服务城乡居民的“百姓银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首位。未来,该行将持续强化科技赋能,优化系统建设,提升数据治理能力,不断完善历史账户查询与兑付机制,推动金融服务更加智慧、更有温度。
一笔跨越26年的存款,不仅唤醒了“沉睡”的资金,更温暖了一位老人的心。邮储银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金融”的初心与使命,书写了科技向善、服务为民的暖心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