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资讯
姚泊先:从小有志向 坚持不放弃
2019-09-17 07:44:05   来源:新消息报

CgsCHV1_84yALzkqAAM432AZDjA921.jpg

  个人档案:

  姚泊先,银川一中2019届毕业生,高考总分660分,其中语文121分,数学140分,英语143分,理综256分,报考的是清华大学自动化与工业工程专业。  

  中考后游清华大学立志

  长大要上清华大学或者北京大学,是不少孩子小时候的梦想。只是随着时光流逝,许多孩子都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姚泊先一直在坚持这个梦想,并不断为之努力,直至实现。 

  姚泊先从小就比较好强,只要做事就想做好。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小学五年级时,他从宁夏大武口转学到银川,老师同学换了,但他的成绩并没下降。高一入学时,他的中考成绩并不很靠前,期中考试后,不甘示弱的他就把自己的排名提升许多。 

  数学是姚泊先的强项,“从小家人就给我买了很多辅导资料,并开始学奥数,我也觉得学习数学有乐趣,愿意去钻研。除了兴趣,学习习惯也很重要,基础知识掌握要扎实。我还碰到了许多好老师,他们对我的帮助也很大。” 

  在姚泊先的记忆中,小时候妈妈对他学习管得很严,字要是写得不工整就撕了重写,学习态度必须端正。爸爸则经常使唤他,家里缺盐少醋了让他去买,大人手头上的事也常让他搭把手。对此,姚泊先的爸爸有自己的解释:“我信奉知识是积累起来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孩子是独生子,为了磨炼他,我基本是鼓励教育,用语言正面引导的多。”为了让他树立远大的志向,中考后,家人带姚泊先到北京旅游,特地去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还买了一本清华大学的笔记本,以此激励他。 

  劳逸结合,学习有方法

  姚泊先认为以下这几点学习方法可以供高中生借鉴。 

  数学建立错题本,既记错题,也记好题,尤其是出题有独特角度、做题思路新颖的,定期再把这些题目归类,同一个题型的放一起,定期翻看。“我是从初中开始建立错题本,高三一年就有两三个错题本。我习惯过一段时间拿纸把答案盖住,自己再做一遍。”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准备理科竞赛,这有助于开阔思路。 

  多和同学交流合作学习,分享彼此的做题思路和方法。“老师是讲得清楚,但同学是想得清楚,为什么要先这么做,同学之间交流会更深入,理解也更透彻。” 

  还有一个就是要多问问题。“我平时有问题就备注上,逮住机会赶紧问。像我的作文不太好,有一段时间经常下午去问武科老师,尽管他是其他班的班主任。”此外,保持一定量的运动,劳逸结合。“高中时我每周五下午一定会去打两个小时的篮球,如果每天都不停歇地学习的话,学习效率反而会不高。” 

  二模考砸曾想复读

  高二文理分科后,姚泊先的成绩比较稳定,但高三二模他的成绩一下子从年级二三十名降到88名。“那次理综出题比较新颖,打乱了我的阵脚,导致我比平时少考了三四十分。”这次意外令他心灰意冷,甚至萌生出复读的想法。 

  姚泊先找到班主任,老师鼓励他,2017届的一个学生也出现了像他这样的状况,但经过及时调整最后考得特别好,这令他备受鼓舞。对他复读的想法,爸爸也安慰道“先别想那么多,高考完再说”。调整好心态,三模时他就回归到正常水平。姚泊先说,父亲对自己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他说过的一句话“当你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那就再坚持10分钟”。这给了他很大的力量。 

  对于高考,他说因为运气好,自己是超常发挥。“语文第一题正好是考前我刚读过的一篇材料。古文里面好几首诗词,还有一篇阅读以及五四运动的,复习时都看过。”与其说是运气好,不如说是更努力。姚泊先一直有睡前看书的习惯,也看了不少书,比如唐宋词选集,还有一些哲学书。阅读不仅让他掌握许多知识,更提升了思考力,帮助他从更多更新的角度去看问题。 

  对于这个志向远大,心有智慧的学生,姚泊先的高中班主任袁慧荣老师送上自己的祝福:“愿人如其名:不忘初心,淡泊明志,励志如冰,奋勇争先。”(记者 焦小飞)  

【编辑】:杜爱虹
【责任编辑】:杨丽
   相关新闻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