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思想周刊
2019.7.30第三十期
2019-07-30 07:24:15   
2019-07-30 07:24:15    来源:宁夏日报

【思想周刊·学习】    【思想周刊·理论】    【思想周刊·实践】    【思想周刊·智库】

1.jpg

要提高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最根本在于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在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中——

通过研读经典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2019年第1期发表的重要文章《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出:“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这段话深刻指出了增强辩证思维、提高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加强哲学理论学习,掌握辩证思维的规律

  《周易》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哲学和自然科学具有不同的思维特征,哲学是在“问道”,自然科学旨在“求器”。辩证思维作为哲学思维的核心内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就要加强哲学理论学习。第一,树立万物“无独必有对”的世界观。正如《周易》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又如《道德经》所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有善就有恶,有福就有祸。这是辩证思维的一个基本规律;第二,树立万物“孤阳不生,独阴不长”的发展观。《周易》有言:“生生之谓易。”正是在阴阳对立和转化的过程中,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才能够生生不息。《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有言:“故发长也,按阴阳之道。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物极必反”,一个事物的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双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这是辩证思维的另一个重要规律;第三,树立万物“参差不齐”的矛盾观。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贯穿于一切过程始终。而且,贯穿一切事物全过程的矛盾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参差不齐的。它们在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有矛盾的次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辩证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重点论”。同时,又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单打一,要兼顾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从而促进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问题的解决,这就是“两点论”。“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做到“重点论”和“两点论”有机统一,这是辩证思维规律的必然要求。

  自觉阅读中西哲学经典,接受哲学智慧的滋养

  第一,阅读中国哲学经典汲取东方智慧。早在公元前11世纪,人们在同自然作斗争中积累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阴阳学说,用相互对立的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来说明天地万物的产生和变化。例如,《易经》中讲的“八卦”以及以两卦相叠演为六十四卦的学说,就是从正反两面的矛盾对立来说明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孙子兵法》提出了一系列矛盾的概念,如强弱、胜败、虚实、利害、众寡、得失、安危、贵贱、赏罚、劳逸、迂直、巧拙、速久、险易、多少等,这些矛盾的方面具有既对立又统一,既互相排斥各具相反的属性,又互相依存的矛盾关系和矛盾演化。《易传》《黄帝内经》《论语》《中庸》《韩非子》《墨经》以及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王夫之等的经典著述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都需要我们从中汲取辩证思维的哲学智慧。第二,阅读西方哲学经典汲取西方智慧。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提出过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理想国》《形而上学》等著作中,以各种方式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规律。特别是黑格尔在《逻辑学》《精神现象学》《自然哲学》等经典著作,把事物自身的矛盾运动规律视为支配一切事物和整个宇宙发展的普遍法则,系统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绝对精神辩证法王国。

  研读马列经典升华境界,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汲取智慧,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经典作家所汲取的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成果,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洞察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过程,会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从而实现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这深刻阐述了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进而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例如,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经典论著中系统阐述和生动运用了这样的辩证法思想。还有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哲学笔记》中对辩证法思想的系统阐述,,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中运用辩证思维分析中国革命形势、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确定战略方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典论述,都值得我们反复阅读接受其智慧的滋养。

  总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揭示了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特性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了现象与本质、特殊与普遍、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辩证关系,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诸多重大关系,树立全局眼光、提高统筹能力提供了思想武器。各级领导干部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视野开阔、胸襟博大,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才能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克服和避免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及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等现象,不断提升战略思维能力。”(摘编自《光明日报》  作者:黄振华) 

  相关链接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初心如木铎长鸣 使命在肩不负人民

  必须认认真真读原著

  深学细照笃行让党章铭刻于心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赵虎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