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文化周刊
2019.6.20第二十八期
2019-06-21 10:48:21   
2019-06-21 10:48:21    来源:宁夏日报

2.jpg

  编者寄语

  桐阴委羽参差扬,熏风满架碧甃凉。

  遥想年少午梦深,睡醒水中抱瓜尝。

  天道运行,节气频更。在某些每年一轮回的时节,在某个无言却辉煌的地理座标前,在某种自得其乐的瞬间,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链条便会与大自然、与他人秘密联接。

  仿佛在这样的日影中,在这样的月夜里,伸出手去,就能描摹出它们在浩浩时空中本来的模样。多年以后的此刻才惊觉,曾以为无比熟悉的山川大地、花草树木、人情世故,原来别有洞天。

  星河白鹭,风雨琳琅。渴望美,接近美,才能享受美。

夏 至

  1

  缓缓飘移的日头把溽热交织成漫长。静坐在池塘边,黄昏开始浸漫。一大群燕子趁着夕阳贴着池塘来回飞舞,不时用翼翅拍打水面。阵阵微风吹拂,燕翅掠过的地方泛出层层轻波,仿佛要把黄昏留住,又仿佛要把日子留住。燕子的飞舞里,谁能把日子放在心里,谁就能让日子一天天成长。

  已是夏至,田野变得空旷,天空变得空旷,云彩也变得空旷。一堆堆的云飘来流云,似狼群、如羊群,又像是匍匐的蜗牛、琴瑟流淌的音符……从清晨起,田野半空飞掠着一只又一只的燕子。这个时节,燕子们迎来群体幸福的时刻。出壳许久的雏燕探出半截身子站在窝沿前,看着父母飞来飞去,还不时地展着翅膀准备起飞、追逐天空。经历了一场艰辛的迁徙跋涉,大批的家燕已熟悉了一个栖居村庄的气息,也熟悉了一片田野流淌的芬芳。从仲春时节返还回归,家燕们顺着晨起昏落的时光节奏,纷纷在屋檐下、土崖间开始筑巢育雏,起早贪黑地把一个季节的时光紧紧抓住,飞掠田野沟渠,翻转池塘溪流,追逐着一株株青苗,捕捉着一只只昆虫,为完成一个季节的使命不断劳作。现在,已是最溽热的夏季,家燕们满眼的庄稼、满眼的绿树、满鼻息的气息、满心的欢欣已足够把飞翔的日子变得轻盈难得。想想春夏之际的每一天,无论风来雨去,燕子们都不会轻易放弃每一次出行,更不想浪费每一寸光阴。

  从晨曦初露的五六点开始,燕子们就离巢飞向广阔的田野间,贴着麦穗、稻浪左右欢掠,张开细喙吸食蠓虫摇蚊。它们在田野里恣意畅翔,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起起降降,如箭般倏地而掠,又飘然而起。一块池塘、一地庄稼、一渠清流、一片树林、一座村庄……燕子们把飞掠过的地方熟悉成自己的记忆,也熟悉成自己的全部。一座小村庄、一片庄稼地,因了燕子的飞舞与守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更让人心里的溽热清凉了许多。

  夕阳落满池塘,也落满庄稼地。

  进入夏至,已经饱满了颗粒的束束麦穗借着彤红晚霞浮泛出金黄灿烂。看着即将成熟的麦子,涌起的熟悉记忆穿越了山川大地,也穿越了古往今来。从春分播种到清明出苗,从立夏拔节到芒种灌浆,由青至黄的麦子已经陪伴大地走了数亿年,也陪伴人类跋涉了数万年。亿万年的繁衍生息,麦子基因不改、神情不改,用粒粒饱满颗粒滋润生灵,早已将生命浓缩至简、无声无息。尽管一粒麦子只有百十来天的生命周期,但短短的生命进程里,一粒麦子能够趁着时节完成一粒种子对另一粒种子的承诺,也能趁着暮色加紧赶路,完成一株麦子交待给另一株麦子的深情嘱托。

  一粒麦子不知道自己磨成面粉后抵达人类唇齿之间的滋味与醇香,但却能够留下一段重生又安歇的生命记忆。它有记忆,大地也有记忆。

  一粒麦子成就了自己,就成就了一片土地的踏实。

  端着一碗面,你能吃出啥?

  2

  微风细吹,鸟儿飞翔。

  进入溽热夏季,每一个清晨都有一些清新淡雅。西望贺兰山,云贴着山奔跑,鸟随着云飞翔,云又拽着庄稼地生长。加紧生长的水稻、玉米可劲儿地扎根分糵,池塘里的鱼虾纵情跳跃。走在田野里,路边的牵牛花缠着芍药枝、向日葵、玉米杆儿一天一个样儿地开着花、展着蔓,蒲公英沐着晨露冒出了花蕊。西瓜地里,满地的绿皮西瓜沾着块层层薄露继续膨胀。顺手摸一个大西瓜,用指头弹一弹,就会发出清晨里清脆欢悦的声音。望着一地的大西瓜,但凡大地里生长的东西,都能流淌出滋润心扉的声音,只是要看谁的眼里有神,谁的心里有情。

  种下去的种子迟早要收获,洒下去的汗水迟早要结果。从春分播小麦、立夏种水稻、芒种小麦灌浆到夏至西瓜成熟,溽热一浪接着一浪,汗水一层接着一层,成比例地把人摁倒在土地里,也一趟趟地把庄稼成熟在起伏连绵的时光里。这个时节,走在田埂上的脚步是轻盈的,唱在树林里的歌声是欢快的,就连长在地上的庄稼也是畅快的。随便朝哪家的庄稼地里一看,就知道那家子的人是勤快还是慵懒。麦子长得精干粗壮,就知道这家子人真把力气用到了。谁家的瓜菜油绿满筐,就知道谁把心思用对了地方。抬眼望一望,一档子庄稼地有几处没长齐整的,就知道王老蔫立夏时跑到外头打工没顾上回来追肥,让自家的麦子瘦瘦弱弱、低低矮矮、勉勉强强。再看旁边马三家的麦子齐整粗壮,就能知道清明淌水、立夏追肥、芒种灌浆时马三和媳妇在地里弯腰干活汗流浃背时的情景。耕耘土地多少年,很多人都知道土地不薄情。谁对它好,它就对谁好。谁的功夫下到了,土地就会为谁奉上一粒粒饱满的庄稼。谁若是不使力气、不花心思,还东奔西跑地把土地撂荒丢弃,谁家的土地就会野草丛生、藤蔓缠绕,让种下的庄稼成了秕子,让一大堆的杂草荒芜谁的光阴。

  一年一轮回,一季一收获。庄稼地里的作物轮茬、色彩变化能衡量出一个庄户人的劳作能力与水平,也能看出一个人汗流浃背的多与寡。谁的脸晒黑了、胳膊晒皴了,就知道谁的庄稼长势油旺。相反,地下的少、汗流的少,又误过几回关键的农时,身后的庄稼地就会蔫头耷脑。懒汉张十六印证过,穷汉杨老四印证过。好几年,村里人但凡往田地里走一遍、看一遍,就能知道张十六、杨老四的地种的不怎么样。都到了繁忙夏日,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从早到晚,不是割草喂牛、下地除草、就是薅草施肥、摘瓜摘菜……但凡是个庄户人,哪管得了天气溽热清凉,只要天一亮,就是手不拾闲地下地干活、务劳庄稼。若不然,秋上的田地会和人开玩笑。张十六、杨老四却跟人不一样。别人家都是天麻麻亮就出门把草割回来了,他们却还在炕上睡大觉。日上三竿了,别人家在明晃晃的稻田里来来回回地薅了几来回的稻草,他们才慢慢悠悠从梦里爬起来。到太阳晒到屁股的时候,别人家的早把大棚里的瓜菜摘完了,他们才吃罢早饭往地里走。人一懒,连庄稼地都不愿意。同样一块地,勤快人一拾弄,庄稼都高兴。遇上个懒汉,庄稼也发愁。人一懒,土地都看不上、瞧不起。土地对人一视同仁,不挑肥瘦。谁对它好,它就回报回馈谁。遇上一个懒到骨头里的人,土地也没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些个没心劲没架式的懒汉一直穷下去。

  好多年,母亲常提一句话:眼睛是个怕怕,手手是个叉叉。望一眼庄稼地,眼睛若是怕了,心就怕了,下地干活也就没心劲。要是埋下头、弯下腰,憋着一股子劲儿往下干,再苦再累的活计也能干完。一年四季里,一庄子人在一起生活,总是在相互的比较中把日子往前赶。有的比较在茶余饭后的闲谈中,有的比较在田间地头的庄稼间。可再怎么比较,都得动手用力、弯腰流汗。若不然,日子不会撵着来,生活不会跟着好。

  想过好日子,就得动手干起来。

  <p>    桥</p>

西吉行三首

火石寨

  六盘耸碧映丹霞,

  火石云台百丈崖。

  翠嶂凌空援赤壁,

  赭峰悬窟访禅家。

  丁香谷里高低树,

  扫竹林前远近花。

  七彩明珠西海固,

  名随丝路极天涯。

龙王坝

  绿满墚塬陇水清,

  龙王坝上畅怀行。

  洞窑馆舍宜凉暖,

  茂树山花秀荫明。

  林带梯田叠层绕,

  靓车宝马顺坡停。

  爆棚人气农家乐,

  一扫积贫冠盛名。

将台堡

  红旗漫卷六盘山,

  劲旅会师迎凯旋。

  勒石奠基将台堡,

  丰碑高耸薄云天。

  相关链接:

  盘中森林

  表哥的初心

  讨喜的石榴

  贺兰山歌谣

【编辑】:张海燕
【责任编辑】:秦文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