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是党对干部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也是党校、行政学院的培训目标和努力方向。
要建设专业化干部队伍。党校、行政学院作为党培养教育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战略性、先导性、基础性工程。建设专业化干部队伍,党校、行政学院责无旁贷。党校“一个中心,四个结合”的教学布局和行政学院“一个核心,三个重点”的培训安排,相得益彰,很好地契合了中央提出的建设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求。
政治过硬是灵魂、是方向,本领高强是基础、是保障。政治过硬最根本的就是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对党绝对忠诚。政治过硬,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政治学习,树立政治意识,进一步增强政治修养,提高政治素质,坚定政治品格,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党校培训的主业主课,也是行政学院培训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学员政治过硬的主要抓手;本领高强,就是要着眼于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的培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给人们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靠过硬的执政本领。这既是对领导干部的高标准严要求,也是党校、行政学院培训的基本遵循,也是领导干部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必须具备的新作为。俗话说“干啥的把啥干,犁田的把牛喊”,说的就是要有专业分工,具备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党校、行政学院要根据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和干部岗位需求,开展分级分类培训,着眼于组织需求、专业对应、层次对应、岗位对应,科学设置培训班次、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为学员提供前瞻性、实践性和岗位适配性强的专业能力培训。
要把政治过硬作为培训教育的核心。党校、行政学院 “姓党”。必须把教育培养学员对党绝对忠诚、坚持“四个自信”、树立“四个看齐”、坚定“四个服从”,作为培训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核心课程。这既是政治要求,也是工作纪律,更是根本遵循。要自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反对的坚决禁止。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始终贯彻在办学方向和办学原则中。
如何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乱云飞渡仍从容”?靠的就是理论上的自信。党校、行政学院一定要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充分认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和重要性,在干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为下一步做实奠定基础。一定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讲党性、讲核心,要向干部讲清讲透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组织性、纪律性,确保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做到对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拥护,组织上坚决服从,行动上步调一致。
要把“有所作为”作为培训的关键。党校、行政学院培训是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忠诚教育、公仆意识、行政能力培训的有机结合。既不同于国民教育专业划分很细,也不同于专业化培训机构培训操作性、实用性很强。这就要求党校、行政学院在建设专业化干部队伍上,要有所作为,有所不为。首先,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政治担当,落实政治责任,把培养造就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专业化干部队伍作为讲政治的集中体现,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其次,发挥优势、保持特色,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确保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在着力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知识体系、着力提高经济社会管理专业化水平、着力增强培训实践性上下功夫。第三,打铁必须自身硬。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也是对党校、行政学院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在政治上必须有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做到“守纪律”,坚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其次,教师要“有学术”,要有学术涵养和学术积淀。只有老师厚植学术功底,才能打造精品课程,真正实现“用学术讲政治”。
(作者 马国君 系自治区党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教育长)
· 绽放美丽 | |
· 喜迎“三八”妇女节 | |
· 银川交警首创路长制 严治机动车违停 | |
· 宁夏交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执法... | |
· 宁夏部署2018年公安交管工作 | |
· 消防演练保安全 | |
· 别样的“三八”节 | |
· 巾帼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联系方式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网安备640100002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鹿璐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