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中国搜索 | 电子邮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流金岁月
【年代回响·六十年六十大事记】西干渠 誓将戈壁变绿洲
2018-03-12 07:02:00   来源:新消息报

  

   1959年、1960年,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用半年时间建成西干渠,贺兰山下的荒滩终于有了黄河水的滋润。

  

  艰苦条件下建设西干渠。

  1960年对宁夏水利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贺兰山东麓更是因为一条渠而焕发生机。

  1959年冬,全区水利职工和农民5万多人响应党的号召开挖西干渠,次年5月西干渠顺利放水,工程声势之大、速度之快,堪称宁夏水利史上的一大奇迹。由此,西干渠灌区从无人定居的天然牧场发展为农田齐整、林带成网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

  干涸的贺兰山东麓

  今年85岁的马明德老人说,早在西干渠建设之前,他曾经随专家组一行进行勘测。这片土地的荒凉和贫瘠让老人印象深刻,“当时这里几乎寸草不生,放眼望过去就是一片盐碱地和芨芨草滩。风刮得眼睛睁不开,连路都没法走。”

  《西干渠志》记载,“西干渠灌区开发前是天然牧场,无人定居。”关于西干渠的建设背景,宁夏西干渠管理处副处长李海军说:“银川平原由贺兰山山前洪水冲积和黄河冲积共同形成。当时河西地势最高的渠系是唐徕渠,能够灌溉的区域有限,加上首府银川东低西高的地理面貌,使得唐徕渠以西的大片区域,包括今天的宁夏大学所在地都是一片荒滩。”

  1959年,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围堰合拢之后,抬高了黄河水位,这成为西干渠开工建设的先决条件。

  1958年6月,水电部兰州勘测设计院提出了《青铜峡灌溉工程初步设计》,其中西干渠的建设是按照西总干唐徕高线方案实施的。按照这个方案,西干渠工程主要包括总干渠壅水坝、总干渠进水闸、简易干渠土方和10余座干渠桥梁等建筑物。由于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动员了全区水利职工、农民5万多人,按照市县分配包干完成土方工程,建筑物分别由青铜峡干渠工程处、区建公司、化建三局五公司、兰铁三处、贺兰山牧场、芦花园艺场及市交通局等单位共同承建完成。

  1959年11月1日,西干渠开工誓师大会在宁化桥工地召开,由时任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的郝玉山主持,自治区党委书记李景林作动员报告。5万多人众志成城,靠着手推车、铁锹和背斗以及钢铁般的意志,用短短半年时间便在贺兰山下的荒滩上建成了这条渠。

  集体智慧大放光彩

  1960年5月10日,隆重的放水典礼举行。

  1960年5月12日的《宁夏日报〉报道了西干渠放水的盛况:在音乐和掌声中,民工们拔去渠口进水闸的木插杆,汹涌澎湃的黄河水就驯服地顺着新修的渠道,流向广阔的正在开发中的土地。放水以后,沿渠可灌溉面积达30万亩以上,基本可以解决银川新市区的用水问题。再经过短短几年分期扩建,贺兰山下大片荒地将得到开发,逐步形成河西新的灌区。

  报道同时提供了一些珍贵的细节。当时沿渠线路地理情况相当复杂:有坚硬的白僵土和砂卵石,有又黏又硬的黄胶泥,还有40公里的流沙地段。参与建设的民工们立下“战胜严寒和风沙,挖不出渠不回家”的壮志,自始至终保持着高涨的劳动热情。参与建设的9个县市、6个建筑单位,共涌现出英雄集体236个,模范个人2439名,银川马宝林突击小组在追赶突击手田宝成的过程中,在75米运距内,创造了平均每人19.14立方米的最高纪录。水电局第三测量队用砖石砌成模型作模板,节约了木材,加快了施工速度。青铜峡工程的建设者们,沿用宁夏传统的草土治水经验,结合新设备,把黄河水位抬高了3.4米,保证了如期放水。

  住着“地窝子”,吃着沙土饭

  马明德老人记得,他是1968年来到西干渠管理处的;他的老同事、今年80岁的孙仁忠老人还要早一点,是1966年来到西干渠的。

  马明德老人说:“我们来时,尽管距离渠建成放水的1960年已有七八年光景,但西干渠沿线还是十分荒凉,满眼的黄沙戈壁。那时的宁夏西干渠管理处是双重管理:行政管理划归农建十三师,业务指导则由宁夏水利厅负责。”

  上世纪60年代,西干渠建设和管理的艰苦,让马明德、孙仁忠老人记忆犹新。他们讲,那时没有地方住,就自己搭帐篷,因为常年有风沙,帐篷被刮飞是常有的事。赶上风沙天,一碗饭里有小半碗都是沙子。为了躲避风沙,大家干脆在地上挖个坑,然后用帐篷盖起来,称之为“地窝子”。后来才慢慢有了土坯房。当时没有自来水,大家喝的都是西干渠的水,那些浑浊的渠水经过几道过滤,就是他们的生命之水。两位老人回忆,那个时候去处所办事,少则十几里、多则五六十里,全凭一双脚走,累了就在附近的段所吃饭、休息,天黑了干脆住下来,第二天继续走。后来有了自行车,但道路坑坑洼洼,爬坡的时候得扛着自行车。除了管水这项基本工作,管理处还有繁重的生产任务:职工口粮要自供自给,饲养的牲口每天要吃青草,于是男同事除了巡渠、放水,还要打草喂牲口,女同事们则留在所里种地。

  据《西干渠志》记载,平吉堡农场、贺兰山军马场、芦花台园林场、南梁农场、暖泉农场等单位,按照“边开荒、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的方针进行生产,1960年当年就灌溉了5万多亩土地。随后,又陆续新建了一批国营农场、地方园林场及区市县属机关农场。1970年以后,灌区与县市的社员、农民相继进入灌区开荒生产;1980年后,山区吊庄农民和个体经营者、科技开发户进入灌区,灌区的耕地面积、人口和经济迅速发展,曾经的戈壁荒滩摇身一变,成为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

  得益于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灌区内工业生产随之蓬勃展开。

  新时代下的“多面手”

  如今的西干渠灌区,南起青铜峡水泥厂,北至平罗县崇岗镇暖泉村,沿贺兰山东麓洪积扇边缘北行,经青铜峡、永宁、银川、贺兰四县市,全长112公里,实际灌溉面积达80万亩。由于靠近贺兰山,西干渠不仅承担着沿线近百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还是银川市防洪泄洪的最后一道屏障。

  近年来,西干渠的功能日益丰富,逐步发展成为集生态、农业灌溉、防汛、水源替代于一体的新型灌区。随着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的建设,西干渠的灌溉任务有增无减;作为首府银川的老工业区,西夏区的湿地面积、城市景观在水资源上有所欠缺,建设中的西部水系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其补水任务也被划归至西干渠;西干渠沿山地带的荒地亟待开发,水是最关键要素,甚至101国道沿线的绿化供水也要由西干渠完成……(记者 孙丽琼/文 宁夏西干渠管理处供图)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姜美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今日网闻
· 春波荡漾
· 回应网民诉求 兴庆交警一小时在泰和...
· 宁夏交警发布近期道路路况信息
· 银川市为98处文物保护单位征集解说词
· 贺兰举行大型春季人力资源招聘会 提...
· 绽放美丽
· 喜迎“三八”妇女节
· 银川交警首创路长制 严治机动车违停
  图片
广西融水:苗族同胞欢庆百鸟衣节
层林尽染木棉红
璀璨灯会引游人
剪“百狗” 迎新春
  民生在线
·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银川优化细...
· “路长”上岗首日 驾驶员挺买账
· 吃饭选“笑脸”餐厅更可靠
· 妇女节成年女性可享半天假
· 吴忠园林修剪街路广场树木
· 兴庆环卫清理绿化带内垃圾
· 存在重大火灾隐患 消防检查上“黑榜...
· 固原今春降水少 需做好抗旱准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联系方式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网安备640100002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鹿璐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工信部网络不良信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51-5029811
网上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