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如端石微深紫,纹似金星细如肌。配在文房成四宝,磨而不磷性相宜。”当年这首诗,形象展现了贺兰砚的特点。贺兰砚是宁夏五宝之一,用贺兰石刻制,磨出的墨汁细腻而有光泽,加盖后存墨数日不干不臭。在历史传承中,贺兰砚的制作越发精细,较为突出的便是闫家。
闫家砚自清朝光绪年至今已传承一百二十多年,历经五代。闫森林是第四代传人。从小耳濡目染,21岁开始学徒,到现在已经47年。历经几代传承人,逐步形成了讲究因材施艺,相石俏彩,含蓄典雅,讲究意境的闫家砚风格。因多年手拿刻刀,闫森林老先生手指磨出厚厚的老茧。但他依然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纯手工制作工艺,对贺兰砚雕刻中每个细节都认真琢磨。
“现在的传承有瓶颈,年轻人都不愿意学。我们通过各方面来传承,一个是带徒弟的方式,另外一个是把它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闫森林说到。宁夏贺兰砚的发展与跨越百年的“闫家砚”是分不开的。为使“闫家砚”得以传承,目前,闫森林采取学校传授和收徒等多种方式传承。2011年,宁夏的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工艺美术系,聘请闫森林为客座教授,定期向学生讲授“闫家砚”雕刻技术。2012年在宁夏艺术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贺兰砚设计与雕刻课程,每周12课时,每学期两到三个班,每班十五至二十人左右。2014年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工建设‘宁夏闫家砚贺兰砚雕刻技艺创研实训基地’(2016年完工投入使用)传授贺兰砚制作技艺至今,至今已培训200余人,常年有工艺美术大师在校传授技艺。
“成为一个大师级的人物,你要能吃得了苦,你要能够定下来心,你要有个长期的、一辈子坚守这个东西的信念。”一般的工匠是比较多的,成为大师级的人是比较少的。在闫老看来,每一个创作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种吸引,闫家砚坚持传统手工制砚,掘弃粗制滥造,树立精品意识,在百年的雕刻传承中逐步形成了古朴含蓄,气息内敛,气韵生动等独特风格。
浮华中甘于坚守,守得云开见月明。如今,在一切讲求效率,降成本还想获得利益最大化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始终如一坚持对匠心的坚守,这是匠人对古老技艺的传承,也是宁夏对外宣传和文化交往的一张具有地方文化艺术特色的名片。(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