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前位置:多彩利通—媒体聚焦

科技特派员的生物循环农业经:西红柿大棚里养蚯蚓

2021-05-31 08:59:59   来源:宁夏日报

  你听说过西红柿大棚里养蚯蚓吗?近日,记者走进吴忠市供销社成员社点点红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设施温棚,利通区科技特派员、合作社负责人白宗英随手在地里扒开西红柿株苗下的土壤,就能看到蠕动的蚯蚓,他说:“蚯蚓能疏松土壤,还能消化腐败的农作物秸秆,蚯蚓粪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根系扎在这样的土壤里,株苗不得病,不得病就不用打农药,这样种植出的西红柿品质好,符合绿色有机标准,能吃出小时候的味道”。

  白宗英告诉记者,这种西红柿种植技术叫作应用蚯蚓种养生物循环技术,是生物循环绿色农业的一种。

1.jpg

2.jpg

  “2017年,当地开始实施河长制,以前倾倒进河沟或焚烧处理的农作物秸秆无法处理。”以此为契机,白宗英开始在合作社尝试利用牛粪与园区番茄、玉米、杂草等农作物废弃秸秆养殖蚯蚓,开展西红柿应用蚯蚓种养生物循环技术示范。在实际生产中发现,此种技术不仅实现了促进种养业废弃物变废为宝,还能减少农药使用量65%左右,减少化肥使用量40%左右,同时提高土壤肥力,提升产品品质。“像这种6分田的设施大棚毛收入3万多元,收益是传统西红柿种植大棚的两三倍,目前合作社种植40亩,日产西红柿5000公斤,平均每公斤售出价格在6.4元”。带动农民增收方面,生产旺季每天分拣车间和设施温室可解决当地妇女剩余劳动力40余人,实现年收入每人1.4万余元,带动农户400余人种植800亩。

  3.jpg

  据了解,采用绿色健康的种植模式,加之采取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投入品、统一技术、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工业标准化运营模式,投入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目前,该合作社生产的西红柿通过电商平台每天可实现线上销售1000公斤左右。近两年来,合作社还发展订单农业,产品进入香港、北京、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合作社就此走上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土地增效的特色农业产业化路子。白宗英也先后荣获全区“巾帼创业之星”、全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宁夏日报记者 马越)

【编辑】:韩太召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20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