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 山水相依 林草相融 田湖共生

    田园如歌,草原灵动,山有血脉,林有呼吸,湖泊亦需休养生息。我区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生态恢复和治理。今年,全区统筹协调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深入持久地推进美丽新宁夏建设,奋力构筑祖国...

    来源:宁夏日报

  • 中宁县徐套乡供销合作社挂牌成立

    近日,中宁县徐套乡供销合作社挂牌成立。该供销合作社将为当地农民提供硒砂瓜苗木和农资农膜供应、技术培训、硒砂瓜销售等一系列服务,解决农民的生产后顾之忧,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来源:宁夏日报

  • 中宁县鸣沙镇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中宁县鸣沙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径,提升村级“造血”功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乡村振兴战略有了落地生根的“活水”。

    来源:宁夏日报

  • 彭阳县金融扶贫“诚信网”夯实富民路

    4月17日,记者从彭阳县扶贫办获悉,彭阳县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提高金融风险防控能力的关键环节,实现了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提高了群众诚信意识,降低了贷款风险,使金融机构想放款、敢放款,用一张“诚信...

    来源:宁夏日报

  • 利通区南梁村因人施策促产业兴旺

    近日,记者走进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南梁村1队建档立卡贫困户郭小娟家中,看到各色滩羊、奶山羊、黑山羊膘肥体壮。见郭小娟来喂料添水,羊儿们争先恐后围拢过来。

    来源:宁夏日报

  • 彭阳县桥通路畅为村民插上致富翅膀

    4月17日,记者从彭阳县交通局获悉,彭阳县交通扶贫成效明显,路网结构不断完善,拉动了劳务产业、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来源:宁夏日报

  • 李宏安:富民路上显身手

    4月17日,暖阳映射下的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节灌站生态移民区,乔迁新居的移民脸上透着从容安详。不远处,红寺堡区鸿光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宏安正带着技术工人搭建钢架拱棚。

    来源:宁夏日报

  • 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向富裕的强力引擎

    在实施脱贫富民、乡村振兴战略的征程中,我区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增强了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快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连接,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的动...

    来源:宁夏日报

  • 银川二中马雨晖:放飞无线充电的想象翅膀

    不久前,在第34届宁夏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银川二中高二(10)班学生马雨晖发明的“基于无线充电磁耦合竖直位移上的效率分析”作品获学生创新成果项目一等奖。对于指导教师王毅辉来说,这无疑又是一个喜讯。近...

    来源:宁夏日报

  • 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丁帆:在电磁发动机发明中收获成长

    “我们发明的电磁发动机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做成,当漆包线通过电流时,线圈周围就会产生一个有方向的磁场,该磁场会对缸套中的磁钢产生作用力,推动活塞运动,带动转盘旋转。”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丁帆向记者介绍。

    来源:宁夏日报

  • 银川二十一小查尔斯:科技点燃梦想

    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被开水烫到的经历,但很少有人像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四年级学生查尔斯那样,通过自己的创意和努力改变这令人不快的体验。

    来源:宁夏日报

  • 灵武市梧桐树学校李涛:为限高杆装上“双保险”

    限高杆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作用是保护隧道、桥梁免受损失。“在通往我家村子的路面上,有一条被水泥立柱架起的高速公路横穿而过,为保护高速公路,乡村路面上安装了限高杆。

    来源:宁夏日报

  • 中卫四中:打造发明梦工场

    “老师,我发现理疗箱升降时会卡壳。”“药效有部分流失,密闭性也有待提高。”4月15日,中卫市第四中学科技创新制作室里,学生尹彬陵和梁家源正在讨论新发明“艾灸理疗箱”的改造方案。

    来源:宁夏日报

  • 隆德二中:为乡村少年植入科技基因

    铿锵锣鼓、磁悬浮灯泡、视觉错觉画……4月17日,正值隆德县第二中学农村中学科技馆社团日,初一年级的学生们围绕在30件展品周围,去触摸、去尝试、去感叹。

    来源:宁夏日报

  • 社会需要一技在手的蓝领

    “现在我们团队正在为参加全国职业院校物流大赛作最后的冲刺,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候回到宿舍都夜里12点多了,每次都要麻烦楼管开门。”4月17日,赛凤娇正在宁夏现代物流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忙碌着。

    来源: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