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 贫困村的“化蝶”之旅

    “种植玉米12亩获政府补贴1200元,养牛10头、羊25只,共获政府补贴1万元,建青贮池一座获政府补贴2000元,贮备饲料获政府补贴7000元,见牛犊补母牛1500元,考机动车驾驶证B照获政府补贴5000元,医疗保险补贴750元...

    来源:宁夏日报

  • 从“加减法”看宁夏创新生态

    良好的创新生态,是最为有效的创新保障。近年来,自治区科技厅等部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出台系列措施,用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减法”和科技服务的“加法”,为创新生态提供了科技的阳光、众创的土壤、...

    来源:宁夏日报

  • 遇到有困难的人 一定会出手相帮

    他是一名农民,在发家致富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加入志愿者团队扶残助困、尊老爱幼,累计服务500小时。他就是中宁县宁安镇朱营村一队村民滕海龙。

    来源:宁夏日报

  • 坚守公益初心 传递快乐美好

    李娇娇的微信名很特别,只有三个句号,而翻看她的朋友圈相册,每一张照片背后,几乎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事。“我是一个平凡的人,能做的事也很有限,但只要是帮助别人的事,我都愿意尽力去做。”李娇娇说。

    来源:宁夏日报

  • 学做一朵向阳花 一直追着阳光走

    “2005年参加志愿服务以来,服务时长累计1200余小时,服务类型为心理咨询、婚姻家庭咨询、家庭教育咨询、培训、扶贫……”这是吴忠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对丁学红的介绍。其实,早在1999年,丁学红就已经开始定期看...

    来源:宁夏日报

  • 书生种地收获“没想到”

    盛夏时节,在灵武市郝家桥镇泾灵村,忙碌的不止农民,还有一群大学毕业生。他们让农活变了模样,种地有了新花样。今年30多岁的共产党员李建军,是这些“新农人”的领头先锋。

    来源:宁夏日报

  • 鱼塘养殖带动致富快车

    “在外界看来,养鱼只是个体力活,但真要干好干出成绩,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不断学习的韧劲是万万不行的。”薛华说话的底气,来自于自己多年的奋斗。今年34岁的薛华经营鱼塘已有11年,从“半路出家”的门外汉到...

    来源:宁夏日报

  • 播种“致富果”带给移民希望

    7月酷暑难耐,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种植户马存在设施温棚里忙得满头大汗。“38个温棚的第一批瓜果已经卖完了,1斤没剩!回乡创业,这条路算是选对了!”马存自豪地说。

    来源:宁夏日报

  • 俯首为牛田地生“绿金”

    2009年,不负众望,汪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大学,成为邻居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2013年,汪威大学毕业,回宁夏发展。学化学的汪威顺利应聘到宁东基地一家企业工作。可工作了不到一年,汪威就发现,自己不适...

    来源:宁夏日报

  • 宁夏金融创新步伐越走越实

    今年以来,宁夏各金融机构大胆迈出金融创新步伐,纷纷在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三农发展、脱贫攻坚、企业“走出去”、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助力我区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来源:宁夏日报

  • 以IP带流量 景区玩转跨界营销

    7月7日,从沙坡头旅游区传来一则消息:基于腾讯经典游戏衍生的“快乐茶馆”已在沙坡头北区沙漠落成。腾讯团队将联手沙坡头旅游区,通过IP共建项目,实行跨界联动。

    来源:宁夏日报

  • 用科技创新“解锁”现代农业发展“密码”

    “如今在我们基地茨农的眼里,不仅仅只把枸杞当成‘金蛋蛋’,就连修剪后废弃的枸杞枝条也都变成了‘香饽饽’。” 宁夏中杞枸杞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贾登奇说。

    来源:宁夏日报

  • 天气风云,这样被捕捉

    今年6月25日,吴忠市红寺堡区等地出现冰雹天气,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冰雹橙色预警,同时为人工防雹提供了重要信息。这一切均得益于在吴忠有了“千里眼”:新一代天气雷达。目光犀利的“千里眼”投入使用3年来,不仅...

    来源:宁夏日报

  • 35.08亿元为创新驱动战略夯实财力保障

    今年以来,自治区财政厅加大投入力度,在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积极引进各类创新平台等方面预算安排创新驱动战略资金35.08亿元,较去年增加5.51亿元,为全区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来源:宁夏日报

  • 开放办社创新举措显活力

    “5月中旬,我们主动和位于天津的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配餐服务公司对接洽谈。我区枸杞、葡萄酒、羊肉、大米等数个特色产品有望走进‘中海油’,这将为我区农产品进入全国、走向全球搭建新的平台。”7月10日,...

    来源: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