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0月,宁夏博物馆在宁夏南部的泾源县泾河源公社涝池大队发掘清理了一处北宋砖室墓。这座墓是夫妇合葬墓,由两个左右相通的墓室组成,皆为长方形,长2.6米,宽1.15米,墓门用素面条砖封闭,墓室内壁用砖券砌成仿木建筑结构。由于泾源宋墓中没有墓志,所以墓主人应当不是官吏,很可能属于衣食无忧的商业者或小地主阶层。
墓室早年被盗掘,但墓壁下部嵌砌有61块雕刻有各种图案的方形或长方形青砖,是宋墓砖雕的珍贵实物发现。砖雕图案内容丰富,既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图案,也有造型逼真的家居物品、劳动工具等图案,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和当时的社会生产状况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推磨图、碓米图反映出劳动者的日常生活情景,挑担图是个体手工业者和小商业者的写照,男女仆从持壶图、托盘图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市井休闲生活气息。人物砖雕以浮雕的方法突出总体轮廓,衣饰细部花纹则用线刻,腿部和臂部的肌肉绷起,富于艺术写实感。男女仆从和挑担者的发式、衣帽及陈设、劳动用具等,则为我们了解宋代普通人的生活习俗提供了形象的资料。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批雕刻手法简练、平实质朴又生动传神的墓室砖雕。(冯海英,宁夏博物馆保管部文博馆员/文 宁夏博物馆/供图)
男仆托盘图砖雕
边长30.5厘米,厚5厘米。画面中央一男子头戴帻巾,身着圆领长袍,双袖卷起至肘部,前襟掖起系在腰带上,着长裤,足穿靸鞵。右手高举一托盘,盘中应为食物,托盘有罩,很讲究享受的富人膳食写照。
桌椅图砖雕
边长30.5厘米,厚5厘米。呈方形,画面中间置一高脚茶几,几上放置有两个高足茶盏和果品等物,茶几两侧各置一把靠背椅。虽未见人,但也可以联想到夫妇二人对坐品茗的生活画面,颇具宋画之写意风格,一种恬静悠闲的美好呼之欲出。
挑担图砖雕
边长30.5厘米,厚5厘米。呈方形,正面中间浮雕一挑担男子,头戴帻巾,身着左衽交领布衣,前襟掖起系在腰带上,下着紧腿长裤,足穿靸鞵。扁担由后横搭在双肩,双手握持中部,两端各悬一挑箱,担被所挑箱物压弯——看来担子不轻啊!
骆驼图砖雕
边长20.5厘米,厚5厘米。呈方形,骆驼构图比例恰到好处,充满整张画面。双峰驼呈卧姿,头部昂起,缰绳拴在木桩上,也许是在等待主人拿来美味的草料吧。
女仆执壶图砖雕
长30厘米,宽26.5厘米,厚4.5厘米。画面中央女仆头梳高髻,身着圆领短上衣,长裙及地,腰系带,双手持一带盖长柄执壶,莲步轻移,徐徐向前——是给远道而来的朋友斟上一杯家酿的美酒吗?
男仆执壶图砖雕
长30厘米,宽26.8厘米,厚5厘米。画面中央为一男仆执壶作行进状。男仆头戴帻巾,身着翻领长袍,前襟卷起掖于腰带上,袖卷起,穿长裤,足穿靸鞵。左手持一带盖长柄执壶,上身前倾,似乎听到主人的呼唤,正在匆忙前去斟酒服侍。
碓米图砖雕
长28厘米,宽19厘米,厚5厘米。右侧刻夫妇二人,双手扶栏杆,脚踏碓杆。男子着翻领左衽长衣,前襟掖起系在腰带上。妇女高髻,着短衣长裙,身背婴孩,身子前倾,费力地踏着碓杆,和丈夫一起舂米。碓杆的另一端装有一块碓米石,下方垂直放置着一个石臼,附近有箩、簸箕等生活用具。人物应该属于佃户或帮工身份,夫妇二人辛勤劳作、同甘共苦的场景跃然于画面之上。
鞍马图砖雕
边长30.5厘米,厚5厘米。马取立姿,配有鞍具和辔具,缰绳系在拴马柱上。马首微颔,双耳直立,鬃毛齐整,颈部粗壮,身体肥硕,前腿挺直,后腿微屈,长尾及地,似在主人骑乘间稍作歇息。
母子推磨图砖雕
长31厘米,宽19厘米,厚5厘米。磨一端为一妇女,头梳圆形发髻,身着长裙、短上衣,系长带,双手握推杠于胸前,眼睛注视着推杠另一端高不及杠的小孩。小孩全身裸露,背朝外,头向上昂起,看着高过头顶许多的推杠,双手吃力地推举木杠。整个画面生动刻画了母子二人推磨的场景,将母亲的怜爱与孩子的天真恋母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联系方式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网安备640100002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鹿璐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