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2018.12.21第六期
2018-12-21 08:17:09   
2018-12-21 08:17:09    来源:宁夏日报

【创新驱动】   【脱贫富民】   【生态立区】   【改革开放】

nxrb2018122111_b.jpg

时隔10年,“限塑令”落地了吗

  核心提示:

  2008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

  当年,银川市即在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2009年,相关部门统计调查结果显示:银川市77.8%的市民认为“限塑令”对减轻白色污染有帮助,82.2%的市民认为“限塑令”应继续实施。

  时隔10年,“限塑令”落实情况如何?近日,本报记者调查采访发现:环保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在大型商超得以推广,农贸市场、早市等个体零售行业成“限塑”盲区,外卖快递塑料制品使用量增长迅猛。

016.jpg

大型商超中推广塑料环保包装。(记者 党硕 摄)

  有偿使用环保塑料袋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超市每天使用环保塑料袋3000多个,呈逐年下降趋势。80%以上老年人习惯使用自带的布袋子,中青年人是环保塑料袋使用主体。”12月18日,银川新华百货超市东方红店相关负责人说。

  “您需要购物袋吗?需要大号、中号,还是小号的?”记者走访银川市多家大型商场、超市发现,收银员在消费者结账时都会询问是否需要塑料购物袋。一般情况下,相邻型号购物塑料袋的价格相差一两毛钱,每个购物塑料袋上都有承重标识:中号可承重5公斤,大号可承重7公斤,厚度均大于等于0.025毫米,且有执行标准、规格、环保提示、生产单位等内容。

  记者观察发现,年轻消费者通常不在意塑料袋的价格,大多数人会提示收银员需要大塑料袋。“小袋子装不了什么东西,不方便二次利用,容易浪费。”当天,在银川新华百货超市东方红店购物的银川市民董军侠说。

  农贸市场成“限塑”盲区

  12月16日8时许,银川市兴庆区立新巷早市,每个摊位都挂着成捆的塑料袋。“塑料袋是免费提供的,每买一种菜就配一个塑料袋。”一位商贩告诉记者。早市上,一名骑着三轮车的男子在向摊主们兜售塑料袋,他说:“加厚的50个2.5元,一般的有90个4元的、60个2元的。”该男子提供的塑料袋都非常薄,且越薄价格越便宜。

  “我买了七八样菜,就有七八个塑料袋,这些塑料袋质量不太好,容易破。”银川市民李丽拎起手里的各色塑料袋说,“这些袋子,小一点的用一次就扔了,大的可以当垃圾袋再用一次。”

  银川市北环蔬菜批发市场一位商贩告诉记者:“免费提供的塑料袋都不值钱,有的袋子不牢实,得套2个。”据了解,在早市、综合性市场、批发市场上,环保塑料袋基本没有市场,商家提供的免费塑料袋几乎都属于“残次品”。

  银川市北环蔬菜批发市场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做小本生意的摊贩基本没有使用环保购物袋的,一些规模较大的销售商会掺半使用,如果消费者没有特殊要求,商贩一般都给提供免费塑料袋。农贸市场、小摊贩等个体零售行业难觅环保购物袋,仍然是“限塑”盲区。

  外卖快递塑料袋使用量猛增

  “外卖塑料袋与商场提供的塑料袋薄厚不一样。”银川市民顾琴告诉记者,装外卖的塑料袋,一般都会连同餐盒当垃圾扔掉。

  随着社会发展,外卖、快递行业使用塑料袋成为刚性需求。有资料显示:淘宝等外卖平台的日订单量在2000万份左右,每天用掉的塑料袋铺开了足以覆盖168个足球场。通常,一些大型餐饮企业的外卖食品会使用上档次的环保包装袋,但很多小餐饮外卖企业使用的包装袋都较为简陋,蓝色、白色等薄塑料袋使用率较高。银川市唐徕花园一位保洁人员告诉记者,小区垃圾桶里常有装着一次性餐盒的塑料袋,这些塑料袋通常容易破损。

  申通快递银川分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商家提供的塑料制品包装占主流,消费者对此见怪不怪。装快递的塑料袋,通常不会再次使用,而是直接被丢弃。

  执行“限塑令”仍有不少困难

  相关部门曾对银川市主要商场的塑料袋使用情况进行过统计:银川市主要商场每月使用塑料袋约200万个,一年使用量在2000多万个。若以20万个塑料袋重一吨计算,银川市一年的白色垃圾超过百吨。

  银川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塑料袋埋在地下约需200年才能腐烂,严重污染土壤,废农膜残留在农田中,影响土壤透气性,长此以往会使土壤劣化。

  “只限不禁,生产者和使用者都在打擦边球,监管难度大。”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络商品交易和市场监管科科长李科林说。由于缺乏配套措施,目前尚没有与塑料袋成本相当、好用的环保替代品。同时,“限塑”工作涉及发改、商务等多个部门,难以形成执法合力,导致市场监管部门执行“限塑令”困难重重,可操作性不强。

  今年以来,该局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790人次,检查经营户1.2万余户,收缴不合格塑料袋2万多个。李科林说,虽然“限塑令”让一部分人了解了塑料袋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但治理白色污染情况不容乐观,道阻且长。加之“限塑令”只局限于购物领域,其他领域仍在无节制地使用,存在巨大治理压力,也给环境造成巨大污染。

  【微评】有令难行尴尬了谁?

  “限塑令”有“令”难行,无法体现“令”的威严尴尬了谁? “限塑令”执行不力、处罚威慑低、监管不力等现象长期存在,为什么没人当出头的椽子?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单凭限塑令已不能有效遏制白色垃圾的“野蛮生长”,加之快递、外卖等大量消耗塑料袋的新生态的发展,对“白色垃圾”处理也提出了新要求。

  塑料袋、塑料瓶在生活中真的无可替代吗?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很多人投入践行“限塑令”的实际行动当中。

  节能环保低碳,是每一位公民应有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义务。我们应该从点滴小事做起,以自身的努力带动更多的人,争做节能低碳生活的忠实践行者,而不是高谈阔论无所事事者,努力!(记者 李锦 刘惠媛)

  相关链接:

  绿色出行越来越受青睐

  银川建设节约型公共机构

  “奢侈点餐”陋习渐成历史

  环保达人享受低碳生活

  每滴水积攒起来也能成大海

  低碳生活小常识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赵虎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